文学与传媒学院成功举办首届中学语文教师校友论坛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浏览次数:29

2025年10月12日,文学与传媒学院“首届中学语文教师校友论坛”在敏行楼二楼党员活动室召开。来自池州、合肥、巢湖、肥西等地的数十位校友重返母校,原中文系主任鲁有周、文传学院副书记孙冰、中文系系主任吴强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此次活动,论坛由副院长陈先涛主持。


上午9时30分,会议正式开始。校友吴瑾瑜、许玉娥、王元启、张隋全、刘玉刚、宫守志、马锋、刘梦涵依次作主题发言,围绕师范生培养、课程改革、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。

吴瑾瑜以“三个惊喜”表达了对母校发展的赞叹,建议专业持续夯实“两古两现一理论”等基础课程,并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。许玉娥结合一线教学经验,提出应加强人工智能素养培育,注重职业理想教育,并通过学生作品展等形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。王元启呼吁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,拓展心理学、人工智能等跨学科知识,鼓励学生广泛阅读、融会贯通。

张隋全回顾个人成长历程,强调回归“中文”教育本质,兼顾学科知识与科研能力,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职业认同。刘玉刚主张坚守“教育本心”,理性看待人工智能,优化教学技能培养。宫守志以细腻的叙事重温校园点滴,挖掘师者育人精神。马锋从多维度论证“课堂、教师、实践”三大要素的重要性,刘梦涵则感念师恩,强调教师言传身教的力量,并建议师范生及早研读课程标准,提升理论素养。

鲁有周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回顾了与校友们的深厚情谊,并对师范生培养提出四点期望:一是教学生“立身处世为人”,摒弃急功近利;二是强化责任感,抵制“躺平”心态;三是激发学习兴趣,兼顾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;四是保持教育耐心,静待花开。

本次论坛凝聚了校友的智慧与经验,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师范生培养提供了宝贵思路,也为院校与基础教育一线搭建了持续对话的桥梁。(文/伊崇喆 图/顾妍 初审/李陈 复审/陈先涛 终审/袁凤琴 发布/李陈)


Baidu
app华体会网址